[转载] 黄雅珊:流水账式的内容梗概

本文系豆瓣用户黄雅珊在 Mein Raeuberhauptmann 一书的豆瓣条目下撰写的书评。2020年06月20日遭到豆瓣删除,作者利用豆瓣广播发表了截图。
本站利用作者所发表的截图,识别为文字,在此存档。

作者:黄雅珊
原文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671599/
著作权属于作者。

这本书是窝偶然在柏林的一家旧书店淘到的,是有关中央苏区历史的一份早期回忆资料。在嘉应州传教的作者曾以奇怪的方式到革命根据地深处进行了一次深度旅行,与革命干部群众进行过亲切友好的交流,最终也在经济上为支持红军的事业而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Continue reading “[转载] 黄雅珊:流水账式的内容梗概”

疫情反水二三事

周五关于西便门东大街确诊案例的通报,将本来正在逐渐平复的群体心态打乱了。住户群里一些人十分激动。特别是家里有娃的家庭,好不容易把孩子送回学校,即将结束每天没有个人空间的状态,一瞬间又要返回原样。

今天——周日——早上刚刚醒来,就听到卧室窗子传来打骂孩子的声音。家具倾倒,塑料坠地,男人高声叫嚷,孩子时长时短地哭,不绝于耳。间或能听到,男人吼出孩子又上不了学、又得天天呆在家的无奈。

这可是早上七点。

Continue reading “疫情反水二三事”

WordPress博客修改永久链接这件小事

最近抽空着手建立本站的备份,想放在一个VPS上,这样即便 WordPress.com 以后万一遭粉圈小青年举报而被墙,自己的博客也不至受什么影响。真动手了以后发现还是颇有一些阻碍的,自己网络知识太缺乏,遇到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上网查攻略。大部分问题都能解决,唯有一件小事里的一个小步骤是靠自己突发奇想解决的,就在这里写一笔。

Continue reading “WordPress博客修改永久链接这件小事”

新建獨立博客的一些想法

这篇日记很大程度上仅是把以前的数条豆瓣广播内容总结到了一起而已。如果你一直在看我的广播,那本文大部分内容可能你都见过。

与本文主题类似的文章在华语世界里其实司空见惯。本文所说并没有什么特殊。如果你认为本文令人失望,那么我将对您表示由衷的敬意,因为这说明您的阅读层次相当之高。

这篇文章并不是真正的技术内容——我相信大家不写博客不是技术壁垒。我只想为没考虑过独立博客的人指出一些上路的可能性。

另外本文也吸收了一部分豆友在各广播评论区里的反馈。在此对引用或未引用的豆友均表示感谢。

关于为什么要建个自己的博客

我在之前一篇博客文章里讲过一个观点,就是你如果仍然试图通过互联网来寻求表达思想、帮助思考,依然会愿意认真对待言论的话,那么你需要去减少阅读、撰写短内容而尝试长内容。然而,即便你没有经历过本世纪初有那么几年的“博客时代”,你也可以注意到,现在大多数带有一点社交性质的社区平台,你尝试在上面撰写深思熟虑的长内容,都会觉得有诸多不便。

需要强调的是,我这里说的并不只是敏感内容。你就算老老实实地写生活的感悟,风险也很大。举一个例子:对于大多数社区而言,你的帐号如果因为一些偶然因素(例如手机号换绑时出了什么差错,或是如同某社区那样大量“误封”用户)而“没了”,或许你可以建立新帐号、设法恢复一部分关注者,但你的长内容也是导不出来的。要是你在上面写过很多有趣的东西,这一下子几乎是要把你的生活清零。当然你可以选择自留底稿,但我觉得大多数人不打算这么干,毕竟我们今天都不全是为了自己而写作。——说白了,在现在我国网络精神生活越来越像游戏的情况下,你如果在“化内之地”认真,那受伤的一定是你;这和你是个什么人根本无关,只是因为各种有本事管你的人都已经遵从游戏化的大趋势、都不可能如你一样认真而已。

Continue reading “新建獨立博客的一些想法”

互联网舆论场上的骂架话题,无关真实

我们这个时代面对的一个很大的思想困境就是一切都在被互联网舆论场所绑架。这不仅是说我们更多地使用互联网上大型互动社区来发表、分享和吸收观点——当然这也确实是个问题,以后再展开说——也不单纯指我们的消息源往往是一些试图或者已经在互联网舆论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意见领袖(或曰大V),而是说,读者,连同读者的信息源(也就是意见领袖们)试图去理解问题的方式高度服膺于一种只在互联网舆论场上才得到认同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只用互联网舆论场上才有意义的方式提问;而那种实现互联网舆论和真实世界当中的观念、言论、声音之间的转换的接口,则并不总是(或许不该说得这么委婉,而应该说是“经常不”、“几乎不”)以建设性的态度忠诚地作业,这令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和观念被整个割裂了:你如果想要吸收知识和观点就必须要上一些大多数人都在上的网站,但你只要上多一点这些网站,你就逐渐变成了一种只在、只会在、只会以它的逻辑在网上思考的人,而这和现实也许无关。它的一个结果就是你把思想的实践变成了和无关痛痒的人或观点的争斗。It is nothing,真的。

Continue reading “互联网舆论场上的骂架话题,无关真实”

不要太把Troll当回事

所谓Troll,在wiki上有相当周详的解释:大概而言,Troll指的是那些利用发表煽动性内容或者无关离题内容来激起读者情绪化反应,从而转移读者注意力、淡化讨论主旨的人。目前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翻译,很多人习惯性地将它译作网络喷子,我觉得不是很翔实。喷子这个词只强调了Troll言辞粗鲁对他人作人身攻击的特点,但实际上攻击性只是Troll违反社交礼仪行为当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例如胡搅蛮缠、哗众取宠、信口雌黄、垃圾话等等,都没有包括在里面。而且在中文互联网上,troll还有很多其他的表现形式,常上网的人都能理解,这里不再多解释了。我觉得与其寻找一种很好的定义,各位读者不妨去想象一下《哈利·波特》系列里最著名的一只troll——就是第一册《魔法石》里被哈利等人在地下室敲晕的那个巨怪,个头大,呼噜噜,臭烘烘,粗鲁无礼,脾气暴躁,走哪儿撞哪儿,见谁打谁。

如果你经常关注言论平台,那么你大概不太可能忽视troll;如果你关注时政或者历史、政治、军事之类话题,你也许还会觉得寻找troll是一件上网打屁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话题。而如果你是内容生产者的话,我想你肯定或多或少都被troll困扰过,他们有的人在评论区胡说,有的人写文章、拍视频等等公然歪曲你的看法,还有的人则会采取人肉、设陷阱、举报之类的办法来害你。我想很多内容生产者都会对此心有戚戚。

最麻烦的一点是,troll的言论——正如其定义所言——带有很强的吸引力,会让读者对你的看法的理解整个跑偏,而且这种跑偏很容易带有一种“民意”的错觉。当troll的言论激发起读者的情感反应后,往往会引起许多人在这一路径上做出反应,进而产生一种近似于“众声喧哗”“七嘴八舌”的感觉。而troll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到了生活中难以博得的关注。在这一舞台上,troll取代了作者,成为了作者舞台上的主角,而且troll及被他煽动起来的读者则暂时地享受到了貌似“多数”的虚幻“主流”“民意”的自我满足。而一部分评论者(乃至颇有权威的下定论的声音)也会认为这种troll所制造的喧哗是一种“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的结果。

Continue reading “不要太把Troll当回事”

WP的markdown功能很好用

自从开始试图搭建一个基于Github Page的博客以后,就越发体会到Markdown作为文本编辑语言的好处了。一个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它把“调格式”这个文科生最常干的事情,由鼠标动作转化为了方便易学的键盘语言,从而让自动处理变得容易了很多。

特别是最近在抽空整理一些老文章,想把文章正文发到wordpress上,而无论是知网上下载的旧论文,还是从老式网页上剪藏的内容,都有许多格式不如意之处。以前需要左手键盘右手鼠标一个个点,现在则可以根据文本的特征,善用查找、替换、标记等功能。

例如,我想很多文科生朋友都经历过要把粘贴下来的论文文本中的来源名称标为斜体的苦差事。过去我们需要一个个地去找那些刊物名或书名,用鼠标反白,然后再去点按钮。而如果你使用支持Markdown的内容编辑器,其实就十分简单了:你只需要在全文搜索“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然后全都替换为: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就可以把全文所有的这个刊物名都标为斜体了。

而且Markdown语言可以比较方便地插入链接和参考文献。特别是很多人写短文喜欢行中加注,会把注解写在括号里;这很容易就可以转变为超链接或脚注。

可惜暂时Markdown功能和拿Word写学位论文的过程还没有对接很好,不然可以省更多时间呀——我自己测算过,写论文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工作是点来点去的劳动。

拿什么放电影

大概在春节放假之前两周左右,内人终于在家里添购了一个极米入门款的投影仪,放在床的后面,对着床对面的白墙。这意味着家里电视太小这件事作为一件共识而在实践中被克服了。卧室有两层遮光,白天也能保证投影仪有一定的亮度。靠在床上看了几次电影,觉得效果非常不错——我以前对投影仪的想象一直都停留在会议室里那种办公投影仪,觉得那玩意又吵又热,灯泡坏得还快,买它干啥,这下子让我体会到了科技的进步。不过这乐趣并不源于添购了家电,而是在于这玩意成功地模拟了小型电影放映厅的效果。以前拿电视机看电影的时候,看到的是LED发出的光,而用投影仪以后,感觉和电影放映厅更接近了,看到的是灯泡的光束打在淡色表面所形成的影像,满满一整面墙,无论颜色、质感、锐度等等都更像在看电影。同时在小房间里听音响,略带回声,也觉得更像电影。何况我俩都不是啥高清电影爱好者,很多老片子找来的视频文件也都是半模糊的,拿投影仪一放,赖在床上边读书边看电影,自是别有一番风味。

我以前很少进电影院,盗版电影视频在网上普遍能找到,以前也不觉得有啥非得进电影院的必要,反正它也不缺我这几块钱。开始去电影院看电影,主要还是在和内人在一起以后的事情,也赶上当时国内电影行业大发展,院线片子越来越多,而且附近电影院的放映也越来越正规——稍早的时候,没准电影院里放的也都是视频文件,相当于是披着皮的录像厅。电影院里确实好看,比轻声细语的音响或者耳机配上1366*976的电脑显示屏要好多了。动作大片看着更酷炫,普普通通的故事片则更有质感,人物脸上的表情看着更“真着”。

我家旁边本来有一家电影院,从穿衣到步行进店需要半小时左右。如果是跟内人一起去的话还要更长一些。我每次都嫌麻烦,除了陪内人以外,很少自己去看。后来开了一家更近便的,从穿衣到进店只需十五分钟,从此就会抽空在周中去看一些没什么人会看的片子,放映厅里几乎只有我一个人,跟包场差不多。

视频网站点播电影,这是很晚的事情了。我现在也不喜欢看在线视频的正版电影,诸多限制:什么不让投屏啦,只有普通话配音啦,想要个什么功能就必须买更高一级会员啦,想看的片子过几天就下架啦,等等。

看了这么多年电影——是的,尽管我的童年没有多少电影院的记忆,但我和内人在一起也足以称为“很多年”了——一个感受就是院线电影的体验,在院线、在线视频网站、电视等中等大小屏幕乃至更小的屏幕上,观看体验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这种体验会直接影响到电影打分和评论网站上观众的反馈。很多场景、镜头在LED屏幕上看,没什么稀奇,但变成带波纹的光影,放到物质屏幕上的时候,就觉得很有感觉。前几天太太窝在卧室里看一部烂片,片子本身没啥,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女主踱过冬日的一片荒地。视频文件略显模糊,投到墙上就更模糊一些,看到女主角瑟缩在大衣里,地上寒叶四起,颜色带有一丝冬日的灰色,令人感到身临其境的寒冷——这是色彩鲜艳明亮的LED屏幕所不能提供的感受。

另一个我经常想说的例子就是《环太平洋》。我认识很多人在近几年的视频网站点播上看了本片,都觉得一点都不好看,莫名其妙打来打去,毫无深刻主题。然而我却无法忘记在院线观看本片时的极大震撼。本片的音响效果非常棒,特别是有一场打戏在海里进行,机器人和怪兽肉搏之时海水四溅的音效十分逼真,仿佛在电影院里都能感受到海水粘腻的质感乃至咸腥的气息。

仔细想想看,以前只在荧幕上看电影,错过了很多经典巨制。如果能在银幕上看到《黑客帝国》,该多么震撼呀!今天很多人看了视频网站上的点播就开始对电影质量说三道四,但其实电影院里或许是完全不一样的状况呢。

过年前在一史馆的最后一餐

第一历史档案馆是提供午饭的。查档人提前一天临走前跟官员说一声即可,当天上午打电话也能订到。一般十二点前后,会有人带着一箱盒饭过来,按数现金付款领餐。一盒二十五元,对学生来讲不算便宜,但对已经参加工作的人而言大概也就是意料之中。

我很少吃一史馆的盒饭,每次经常都是从家里带汉堡包。其实这并不方便,因为每次从家附近的麦当劳出来,在几百辆自行车里爬梳我停车的位置,都有种“茫茫然求索”的感觉,比写博士论文还累。年前查档的时候终于犯了个懒,告诉馆员第二天我要订盒饭。

第二天查档的时候,拿到了这份内廷桌饭。

  • 肉菜是一枚酱琵琶腿。留有少量酱汁可以蘸饭。
  • 荤素菜是一个鱼浆制品,味道尚可。
  • 此外三种素菜:清炒上海青,清炒豆芽,炒芹菜。
  • 主食米饭,另有一枚橘子和一小杯酸奶。附送一次性筷子一双,吸管一根。

除了有点儿素以外,以当下的物价而论,堪称价廉物美,尤其是比清史办的桌饭要好吃得多。现在疫情汹汹,一史馆也不开门,等到再开的时候还要接着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