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的markdown功能很好用

自从开始试图搭建一个基于Github Page的博客以后,就越发体会到Markdown作为文本编辑语言的好处了。一个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它把“调格式”这个文科生最常干的事情,由鼠标动作转化为了方便易学的键盘语言,从而让自动处理变得容易了很多。

特别是最近在抽空整理一些老文章,想把文章正文发到wordpress上,而无论是知网上下载的旧论文,还是从老式网页上剪藏的内容,都有许多格式不如意之处。以前需要左手键盘右手鼠标一个个点,现在则可以根据文本的特征,善用查找、替换、标记等功能。

例如,我想很多文科生朋友都经历过要把粘贴下来的论文文本中的来源名称标为斜体的苦差事。过去我们需要一个个地去找那些刊物名或书名,用鼠标反白,然后再去点按钮。而如果你使用支持Markdown的内容编辑器,其实就十分简单了:你只需要在全文搜索“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然后全都替换为: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就可以把全文所有的这个刊物名都标为斜体了。

而且Markdown语言可以比较方便地插入链接和参考文献。特别是很多人写短文喜欢行中加注,会把注解写在括号里;这很容易就可以转变为超链接或脚注。

可惜暂时Markdown功能和拿Word写学位论文的过程还没有对接很好,不然可以省更多时间呀——我自己测算过,写论文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工作是点来点去的劳动。

拿什么放电影

大概在春节放假之前两周左右,内人终于在家里添购了一个极米入门款的投影仪,放在床的后面,对着床对面的白墙。这意味着家里电视太小这件事作为一件共识而在实践中被克服了。卧室有两层遮光,白天也能保证投影仪有一定的亮度。靠在床上看了几次电影,觉得效果非常不错——我以前对投影仪的想象一直都停留在会议室里那种办公投影仪,觉得那玩意又吵又热,灯泡坏得还快,买它干啥,这下子让我体会到了科技的进步。不过这乐趣并不源于添购了家电,而是在于这玩意成功地模拟了小型电影放映厅的效果。以前拿电视机看电影的时候,看到的是LED发出的光,而用投影仪以后,感觉和电影放映厅更接近了,看到的是灯泡的光束打在淡色表面所形成的影像,满满一整面墙,无论颜色、质感、锐度等等都更像在看电影。同时在小房间里听音响,略带回声,也觉得更像电影。何况我俩都不是啥高清电影爱好者,很多老片子找来的视频文件也都是半模糊的,拿投影仪一放,赖在床上边读书边看电影,自是别有一番风味。

我以前很少进电影院,盗版电影视频在网上普遍能找到,以前也不觉得有啥非得进电影院的必要,反正它也不缺我这几块钱。开始去电影院看电影,主要还是在和内人在一起以后的事情,也赶上当时国内电影行业大发展,院线片子越来越多,而且附近电影院的放映也越来越正规——稍早的时候,没准电影院里放的也都是视频文件,相当于是披着皮的录像厅。电影院里确实好看,比轻声细语的音响或者耳机配上1366*976的电脑显示屏要好多了。动作大片看着更酷炫,普普通通的故事片则更有质感,人物脸上的表情看着更“真着”。

我家旁边本来有一家电影院,从穿衣到步行进店需要半小时左右。如果是跟内人一起去的话还要更长一些。我每次都嫌麻烦,除了陪内人以外,很少自己去看。后来开了一家更近便的,从穿衣到进店只需十五分钟,从此就会抽空在周中去看一些没什么人会看的片子,放映厅里几乎只有我一个人,跟包场差不多。

视频网站点播电影,这是很晚的事情了。我现在也不喜欢看在线视频的正版电影,诸多限制:什么不让投屏啦,只有普通话配音啦,想要个什么功能就必须买更高一级会员啦,想看的片子过几天就下架啦,等等。

看了这么多年电影——是的,尽管我的童年没有多少电影院的记忆,但我和内人在一起也足以称为“很多年”了——一个感受就是院线电影的体验,在院线、在线视频网站、电视等中等大小屏幕乃至更小的屏幕上,观看体验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这种体验会直接影响到电影打分和评论网站上观众的反馈。很多场景、镜头在LED屏幕上看,没什么稀奇,但变成带波纹的光影,放到物质屏幕上的时候,就觉得很有感觉。前几天太太窝在卧室里看一部烂片,片子本身没啥,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女主踱过冬日的一片荒地。视频文件略显模糊,投到墙上就更模糊一些,看到女主角瑟缩在大衣里,地上寒叶四起,颜色带有一丝冬日的灰色,令人感到身临其境的寒冷——这是色彩鲜艳明亮的LED屏幕所不能提供的感受。

另一个我经常想说的例子就是《环太平洋》。我认识很多人在近几年的视频网站点播上看了本片,都觉得一点都不好看,莫名其妙打来打去,毫无深刻主题。然而我却无法忘记在院线观看本片时的极大震撼。本片的音响效果非常棒,特别是有一场打戏在海里进行,机器人和怪兽肉搏之时海水四溅的音效十分逼真,仿佛在电影院里都能感受到海水粘腻的质感乃至咸腥的气息。

仔细想想看,以前只在荧幕上看电影,错过了很多经典巨制。如果能在银幕上看到《黑客帝国》,该多么震撼呀!今天很多人看了视频网站上的点播就开始对电影质量说三道四,但其实电影院里或许是完全不一样的状况呢。

过年前在一史馆的最后一餐

第一历史档案馆是提供午饭的。查档人提前一天临走前跟官员说一声即可,当天上午打电话也能订到。一般十二点前后,会有人带着一箱盒饭过来,按数现金付款领餐。一盒二十五元,对学生来讲不算便宜,但对已经参加工作的人而言大概也就是意料之中。

我很少吃一史馆的盒饭,每次经常都是从家里带汉堡包。其实这并不方便,因为每次从家附近的麦当劳出来,在几百辆自行车里爬梳我停车的位置,都有种“茫茫然求索”的感觉,比写博士论文还累。年前查档的时候终于犯了个懒,告诉馆员第二天我要订盒饭。

第二天查档的时候,拿到了这份内廷桌饭。

  • 肉菜是一枚酱琵琶腿。留有少量酱汁可以蘸饭。
  • 荤素菜是一个鱼浆制品,味道尚可。
  • 此外三种素菜:清炒上海青,清炒豆芽,炒芹菜。
  • 主食米饭,另有一枚橘子和一小杯酸奶。附送一次性筷子一双,吸管一根。

除了有点儿素以外,以当下的物价而论,堪称价廉物美,尤其是比清史办的桌饭要好吃得多。现在疫情汹汹,一史馆也不开门,等到再开的时候还要接着去吃。

高架桥的梦境

梦见上学。但不是走正常的路。看起来在人大北路附近的建筑物大约3层高度处,外面都多了一圈类似公共“阳台”一样的步行街,我要从这个“步行街”去上学——换言之就是在正常人行道的头顶。

正面的大街也有高架桥,设有人行道,我就走在上面。它和上述步行街是不相连的。不过,在高架桥人行道和步行街之间有一个电线杆,有好事者以电线杆为中继,设了滑轨,把二者连接了起来。很凶险但也很刺激。

我滑倒了电线杆上,结果发现电线杆到步行街之间的滑轨不知为何消失了。进退两难,骑在电线杆上不知所措,感觉世界停止了,人们无动于衷。

然后我就醒了。

终于蹭到一顿“史馆”桌饭

离大清史办公地点这么近,今天还是头一次在史馆蹭到一顿“桌饭”。记录一下菜单:

主食两种:米饭和馒头。

素菜三种:泡椒炒莴苣,清炒韭黄,黄瓜炒鸡蛋(鸡蛋很少)。

荤菜两种:青椒炒鸡丁(鸡丁很少),古老肉(主菜,不能自取,大师傅每人给半勺)。——但你也知道,古老肉这种菜基本都是淀粉。

另有番茄蛋花(蛋花很少)味精汤、小米粥各一桶。

往好了说,这个伙食水平大概能和敝校学生食堂的普通大伙取齐罢。

我所知道关于避秦这件小事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低人雷 等6个人(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12696945/ 

我只是个文科生,不是程序员,知道的很少。有些比较容易做到,有些和生活方式高度相关,有些则很难做到,聊备一说。 

基础篇

  • DNS服务器使用OpenDNS (208.67.222.222 208.67.220.220) 或水准相近的DNS服务器,拒绝国产DNS。(这一条主要的作用是避免国内部分DNS自作主张地错误解析,所以理论上讲找个Microsoft DNS也是可以的。 )
  • 手机使用iOS或原生安卓系统,拒绝国产手机操作系统。
  • 使用联通或电信作为ISP,拒绝小型宽带服务商(因为很多小型服务商为节省开支而只提供刷微信微博等最低程度的上网服务)。
  • 不使用蹭网APP。
  • 不使用国产安全软件,包括但不限于360产品。Windows Defender基本够用了。
  • 对于PC用户,使用Google拼音输入法、必应拼音输入法(如果你装得上)或小狼毫(如果你能习惯它),也可以径直使用Windows 10自带的微软拼音输入法。尽量避免使用国产主流输入法软件。(本条感谢豆友烽烟提醒。)

浏览篇

  • 不使用国产浏览器,包括但不限于360安全浏览器。
  • 尽量使用Firefox浏览器。
  • 如果要用Chromium系浏览器,不妨试试Vivaldi浏览器。
  • 禁用第三方Cookies,屏蔽各种tracker。Firefox有自己的Tracker屏蔽器,也可以使用Privacy Badger这个插件。(感谢鸡肉饭和猫儒Daniel两位网友的建议。)
  • 使用AdBlock,如果你信不过它的话也可以在hosts文件里把常见广告域名都指向127.0.0.1。(网友有建议用Ublock来代替AdBlock,我没有研究过,聊备一说。)
  • 能用网页就不用APP,能用APP就不用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里的服务功能。
  • 尽量拒绝使用Adobe Flashplayer。
  • 使用Google检索互联网,不使用百度,更不要连搜索引擎都不会用。

权限篇

  • 将绝大多数手机APP的权限都关掉,需要的时候再开。特别是核心功能,例如:微信的麦克风权限,支付宝的摄像头权限,高德地图的定位权限。

通讯篇

  • 尝试使用Telegram。
  • 尽量使用电子邮件。(因为它开放性最好。)
  • 使用邮箱别名管理功能区分邮箱的不同作用。
  • 减少使用微信。

阅读篇

  • 使用RSS阅读器或订阅内容服务的邮件,来获取新闻、评论、近期动态等有价值内容。
  • 使用浏览器收藏夹来保存需要周期性检查的网站和需要在其他设备上访问的网页。减少使用各网站内部提供的“收藏”功能,因为网站可能会不加声明地删除内容。
  • 尽量少读无法被公开检索到,或公开检索到的URL有时限性的内容,例如微信公众号文章。
  • 如果你认为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值得细读,使用OneNote剪藏或印象笔记小程序将它迁移到PC上再阅读。小屏幕会缩小你的阅读范围,进而让你更难获知文章主旨、只能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 读到有价值的内容,想要收藏,请使用可以抓取全文保存到本地的服务,例如Evernote,或打印为PDF。拒绝使用只保存URL的服务,因为它可能被删除或窜改。
  • 订阅1-2个有价值的信息源并长期阅读:它会成为你看待内容的标尺。这种信息源应具有与《经济学人》相若的声誉,或者是你所熟悉的领域内的权威学术期刊等。
  • 多读书。多读好书。多读有深度的书。少读闲出屁的内容,少关心名人乃至互联网大V们打打闹闹的无聊事。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以及部分面向大众的算法推荐内容平台上充斥着这些毫无意义的内容,阅读它们只会降低你的智力、侮辱你一路接受的教育。
  • 你不是非得读中文不可,英文书并不难读,只要你高中毕业。Amazon Kindle和Google Play Books都可以访问海外电子书店寻找外文电子书,豆瓣阅读则是一个很好的中文电子书阅读平台(此处应有掌声)。

(当然,你也应该知道,最佳的阅读方式是纸书或扫描PDF。但我已经不指望了。) 

写作篇

  • 使用独立博客来写东西。你可以自己购买域名并使用WordPress.org的技术来搭建博客,也可以使用WordPress.com的服务(会简单很多),甚至也可以使用blogspot.com 来撰写博客。只要它能被检索到,可以以RSS或邮件的方式全文推送,在各种设备上均提供永久URL访问,并且不会被胡乱审查,那它就很好。(如你所见,本文不是好的例子。)
  • 不写空疏的东西,但有所可言时便写出来。信息污染的一个原因就是愚蠢的人说太多,睿智的人说太少。
  • 用长段落来写作;用准确而文雅的词语来写作;用有条理的语句来写作。使用分号,减少感叹号,减少省略号乃至三个句号,减少语气词,减少网络潮语,减少蛮横无理的表述,不说脏话或擦边球的脏话,拒绝一句一段:拒绝公众号体。(如你所见,本文也不是一个好的例子。)

可能不太能做到的事情,如果你真做到了那我很佩服

  • 使用duckduckgo来代替google。
  • 禁用全部Cookies。
  • 使用Windows Mobile手机或半智能机乃至非智能机。
  • 使用虚拟号码注册各种服务。
  • 除非必要否则不看在线视频,把视频下载到本地观看。
  • 使用BitTorrent或ed2k进行下载,并记得续种。
  • 阅读纸书、扫描PDF和无DRM电子书,减少使用在线电子书。

高宗谕申饬媒体

这篇短文是根据清代上谕的口气来仿写一则领导人讲话。看了一笑就行了。

十月二十七日。上御门。香港记者以董建华事请旨,奉谕旨:

「尔等记者,职司言路,当以老成自持。风闻诸事,多无根据,媒体宜自审其有无,毋得妄行揣测、肆言生事。其诸道路流言,将无凭无据、子虚乌有之事妄加流传,尔等媒体岂能逃其咎!

(你们媒体千万要注意,别见风就是雨。你听得懂我的话?懂不懂我的意思?你们收到消息,相信你们媒体本身也要有判断。不需要的东西,你再帮他说一遍,你也有责任,你懂吗? )

「 即尔等奏请将香港一事明降谕旨。朕自御极以来,化治天下,惟以一“公”字,视诸臣为股肱,原可静以处之,俟谣诼自息。而尔等亦将妄行肆议,以为相瞒。朕已降旨将港事明白晓谕。选贤任能,港人自有章法,朕绝不以一人之心,加诸香港之兆民。至于董建华,乃朕素所倚赖之人,即今晓谕尔等。

(你刚才要问我,我可以回答你一句「无可奉告」。但你们又不高兴,那怎么办?我讲的意思,不是说我是钦点他当下任……你问我支持不支持,我是支持。我就这样告诉你一下。)

「 尔等媒体每循欧西之外道,其老成持重者甚少,轻狡沽名者甚多。朕自御极以来,久历政事,阅见甚丰,遍行东西,纵横南北,文治武功,远非尔等所能窥伺。即美夷之华莱士,其才十倍于尔等者,朕召与语,亦处之晏然。

「 媒体宜束身学问,究心经史,以明达古今之理、探究天下之变。而尔等之不学无术,朕实骇闻。尔等虽能风闻市井之言,探听无根之事甚或先于欧西之夷人。然而所见殊浅,所知亦薄,故而难穷世事性理,徒得寻章摘句,岂得其大略!朕年齿倍于尔等,虽未躬行其事,亦当以老成厚学之道晓谕尔等也,尔等可不慎哉!

(你们呀!我感到你们新闻界还要学习,你们非常熟悉西方的那一套,毕竟不一样,你们毕竟too young,明白这意思吗? 我告诉你们,我是身经百战啦!见得多了!西方哪一国家我没有去过?你们要知道,美国的华莱士,那比你们不知高到那里去啦!我跟他谈笑风生。其实媒体它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你识得唔识得呀!唉……我要跟你们着急呀!真的。你们有一个好,全世界跑到什么地方,你们比西方记者跑得还快,但是问来问去的问题,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懂了没有?识得唔识得?我很抱歉,我今天是作为一个长者给你讲话。我不是新闻工作者,但是我见得太多了,我有这个必要告诉你们一遍人生的经验。 )

「 尔等媒体请陛见者数矣。朕见尔等,每思及先贤之教“千言万语,不如一默”,惟此,则诸事皆善。而尔等日夜聒噪于朕前,妄言是非,退而搬弄于臣下,扇动朝纲,沽名钓誉。若朕不言,岂任由尔等妄行!若诸臣听信尔等之言,办事迟误,物议纷然,尔等以为能逃其咎乎?

(我每次碰到你们……中国有一句话叫做「闷声大发财」,我什么话也不说,就是最好了。但是我想我见到你们那么热情,一句话也不说,也不好。所以你刚才你一定要……在宣传上……将来如果你们报道上有偏差,你们要负责任。)

「 朕于天下臣民,皆一视之,以兆民之心为心,未有拂逆天人之际者。至于特首之选,朕未曾强加一语。惟董建华现为特首,历俸甚久,犹未解任,乃朝廷心膂所系。朕素以诚心一视诸臣,于心膂之臣岂有二意?

「 至连任之事,《基本法》言之甚晰,定例俱在,斑斑可考,俾得遵循,焉有他耶?固然,朝廷抚有四海,统辖四方;即香港远在遐方,亦教化所及。既隶版图,朕复岂能置之膜外?将来特首人选举出,朕将亲降谕旨焉。

「 尔等媒体毋得妄行揣摩,轻言生事、以为朕躬无视法度,遂将捕风捉影、无君无父之谰言造作生事,宜退思,朕若怒行天罚,尔等覆巢之下,自度能逃于斧钺乎?朕今日极言是非,乃申饬尔等之意,尔等媒体宜退而自思。钦此。」

(我没有说要钦定,没有任何这个意思。但是你一定要问我,对董先生支持不支持,我们不支持?他现在还当特首,我们怎么不支持特首?……那也得按照香港的法律呀!对不对?你们要按照香港法律……当然我们的决定权也是很重要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呀!……你们不要想起哄,弄一个大新闻,说「现在已经钦定了」,就把我批判一番。你们呀naive!(天真),I’m angry!(我愤怒了)你们这样就不行啦!我今天算得罪了你们一下。 )”

解说:这是清代谕旨的文体,通过强硬的威权口气,用表达皇帝的看法来代替道理的阐释,并且给出明确的命令。它由皇帝的口头表述,经过大学士或军机大臣记录下来,拟定为草稿,皇帝阅改后由内阁或军机处发出,因此它是一种经过修订的讲话。可以看到,在上述谕旨之中,原来口头表达的不庄重之处被磨去了,意思更加连贯,而且读者可以明显看到哪些是看法、哪些是命令。

(本文最早发表于2014年4月25日的“十五言”上。后来曾转载到豆瓣日记,2016年8月17日被审查删除。)

大道理拆成单句都好像没错,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假设在另一个位面发生过一些在我们所处的世界没有发生过的事实。这些事实包括但不限于这个故事本身。

比如说,我们可以假设,在另一个位面,罗水皓和田浑两人同时看上了智能手机行业,开始开发手机操作系统。

水皓开发出了一个“大概的样子”,然后就开始面向不同的公司客户做一些低水平的重复。公司里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如木逍、程潜、周德等等把着公司里的一切资源,不肯分给新团队;只有肯给领导端茶送水的年轻人,才能偶尔分得一点。公司也不和供货商打交道,原因很简单——反正我的客户都是“凑合用用就行”,买智能手机只是充充门面。公司技术每月月薪三千,陆续跑的跑、退休的退休。

田浑开发了手机操作系统,然后觉得光做系统不行,开始搞定供货商;又鼓捣了一个开源社区,这个系统被评为“全球中文开源社区内容索引目录”的社区之一,年年开会,在程序员社交界打开了名声。自己有了一条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智能手机的完整业务链。

这么过了几年,华为老板跑来考察两家企业,觉得田浑家搞得有声有色,于是把下一代手机的项目落在了田浑这边。项目经费充裕,搞了许多活动,孵化了一堆小项目,定了许多新标准。

田浑还积极在国际上打出影响。谷歌想要制定下一代Ondraid手机标准,田浑争取主办一部分谈判,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唱响了中国声音,并推动了中国手机厂商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谷歌内部对田浑的努力也不乏认可。

水皓酸了。

水皓的反击是,和一家“中”字头的国有通讯企业合作推出了新的产品“谈宝贝”。然后在《旗人日报》撰文声称:

(1) “智能通讯设备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2) 由于第(1)条,“智能通讯设备领域里必须要牢牢地把握领导权。”

(3) 领导权的关键是,“行业龙头必须掌握在‘中’字头国有企业及其合作方的手中。”

(4) 回顾历史:几年前,“某‘中’字头国有企业合作方曾经在直播中声嘶力竭大喊‘某家缩写为GG的厂家是境外敌对势力’”,并对着一面带有该厂家LOGO的海报扔大粪(ps,当时水皓还没有和“中”字头的国有通讯企业合作,这一点就按下不表了),“体现出了该‘中’字头国有企业合作方的爱国情怀”。

(5) 话锋一转:“而部分手机厂商却对这家缩写为GG的厂家采取‘谈判’的态度,高下立判”,“立场不坚定”,影响十分恶劣。

大道理拆成单句都好像没错,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电影《关云长》

好几年以前看的了。当时在电影院里看的,感觉就是莫名其妙。关羽打架不骑马,大嫂奇怪的感情戏,汉献帝、曹操、关羽之间完全和历史无关的怪诞关系,莫名其妙的主题(什么狼啊羊啊)等等。当时这类片子很多:剧情什么的都很混乱,就指着“有几个大牌演员”来吸引观众。

姜文语感和表演风格跟其他人都不搭。有的大陆演员自己会对桥段内的节奏有一种掌控性的效应,这种演员如果放进一群港片演员里,经常会让人觉得他们不是在演一部戏。无间道里的陈道明,关云长里的姜文,都是这个情况。

电影海报

甄子丹有武打戏,但因为当时大家都还记得《杀破狼》、《叶问》这种比较高标准的武戏,《关云长》里的武打基本没有什么新意,至少我是没什么感觉的。甄子丹演戏局限性很大,连笑都容易显得过于敦厚,或者说傻呵呵(你看曹少钦就不笑,顶多假笑),要是武打上再没新意的话基本上就不太能出彩了。

然后这片子当时算是卖腐比较直给的。不过很尴尬,感觉就是几个大老爷们毫无火花地念叨腐台词。印象最深的就是姜文饰演的曹操在片子后面嚷嚷说关羽不会回去,刘备已经是老东西了,“而我,才是新鲜货色”云云。现在想起来也只是觉得尴尬。

我觉得这片子如果不在电影院看也许能好点。电影院里注意力比较集中,片中种种雷点会被放大;如果在电脑屏幕上看盗版资源,可以不那么集中精力,那么就可能会觉得许多地方无所谓。

那几年流行写作一些蛋疼考证文,我还写过半篇(没写完扔硬盘里了,后来也找不到了)关于关羽和曹操关系的蛋疼帖子,搞出一堆哗众取宠的论调如甄子丹名字里带“丹”,所以红牌都可以当杀;曹真可能是曹操和关羽的儿子,所以曹操给取名为“真”、字“子丹”,寓意“甄子丹”云云。还没扯完,自己都觉得无聊,就不想写了。

十五言关闭了

“十五言”(www.15yan.com)最终在2018年12月21日关闭了。

我一直都很感谢十五言,感谢拉我进去的李子。

我在网上写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有十五言一家有编辑跟我对接过,也只有十五言一家当初在微博认证还比较稀罕的时候问我要不要搞一个。

我也很喜欢十五言的逐段评论功能,不仅适合放参考文献,也适合有针对性地评论。

我还很喜欢十五言的链接管理功能, 我可以看到哪些网站看我东西的人最多。

我对它没什么可抱怨的。它给我的比我给它的要多。我在它那里读到了许多符合(至少在那几年里符合)新媒体风格的内容,看到了当时令人惊艳的图文混排效果,也大致知道了这种内容“该有什么样子”——尽管我并不能去写这些东西。

还记得2014年夏天曾经召集过一次作者的线下见面会,果壳网来这里的一位老师说希望十五言能成为一个让写作者能够专注创作、互相批改文章、不太聚焦于点赞转发之类数字的地方。从结局看来,这个理想落空了。完全独立的自由写作者希望对自己的页面乃至网站有更多控制权,这些人退回了独立博客站点;在新媒体摸爬滚打较多的人发现公众号与微信用户,头条文章与微博用户距离更近;有一搭无一搭写东西的人因为“数字”的诱惑而投靠了知乎等等地方,有物质奖励和点赞刺激来鼓励下一步创作。大势所趋,不是所有的好想法都能有好结局——能恰当且有热情地表达对文字的看法的人本就不是那么多,能承载恰当且有助益的意见的内容也没有那么多(当然这一点在一切看似都很美好的2014年是无法预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