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议题」

一般来讲KOL比较表层的指标有俩:粉丝数和浏览量(播放量),稍微深层一点的指标一般是有多少破圈内容(比如常见的过去6个月里出了几篇“十万加”)。大概2020年前后开始出现第三个层级的指标:造梗能力和制造议题能力。由于梗的传播性现在高于人的传播性,而且梗比人的数据真实性更高,因此拿梗来作为指标,这一层很好理解。

比较虚无的是这个制造议题能力。一般来讲是要列举某KOL过去6个月里制造了哪些在平台内或全网制造了哪些破圈议题。这一条和梗有些类似,只不过具体符号从简短的梗变成了更加复杂的议题;制造议题的机制其实也跟制造梗差不多,当然,世界上有很多人觉得梗很低端但社会议题好像高端一些,其实在KOL手里二者是一样的,都是提高帐号估值的手段。

这里一个不太好理解的地方在于,制造议题并不比制造梗要真实。有人觉得投身社会议题比复读几个烂梗要有价值——well,如果你讨论的议题是真实存在的议题,那么也许是的;但现在KOL制造议题所制造出来的往往不是特别真实,其生产逻辑是服从于KOL安排的。例如,启动一个议题的文本,往往带有强烈的情绪,并且假设读者会跟从这样一种情绪——这其实和烂梗作者假设读者都会因为「萝莉岛」或「拜登拉肚子」之类事情而发笑,是一样的。再如,制造议题的文本并不是为周详讨论某一社会事件而深入分析,而是要糅合一些并不妥帖但带有许多矛盾元素的分论点。比方说,一个单纯的犯罪事件,如果只就事论事的话往往形成不了议题,甚至如果只加上性别视角也形成不了议题(性别犯罪的事件千千万万,谁能保证这个议题一定火);因此KOL常见的思路是要往里面加入偏颇元素,例如地域歧视/南北分别,或者城乡,两代人,等等。

这方面有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果壳早年间造的一个议题:父母一代煮饺子总是为放过几次、放多少凉水而争论,理科生微微一笑,改用小火。这个议题的初始文本传递信息当然是错误的(煮过饺子的人都知道),但它是故意留下这个错误的,为的就是让读者下场讨论给它贡献流量;衍生讨论越多,就越能证明原始KOL制造议题能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地域因素一般在远距离省份之间展开。例如把一个东北话题以符合四川人语境的角度来加以描述,以引发“东北人出来纠正你”和“自认为既了解东北也了解西南的人出来纠正你”两种流量。

至于糅合多种元素的话题,现在豆瓣上就有一个,不说了。

我的看法是,如果说造梗是KOL扔屎,制造议题就是KOL扔用字纸包着的屎。你不应该追捧屎。靠流量舆论,KOL挣来估值,KOL的党徒挣来虚妄归属感,如果你不是KOL的同谋,那你没必要参与这种变相给KOL送钱的游戏。KOL今天说东,明天就有可能说西,投入再多真情实感,KOL话锋一转就等于你投入的精力都无意义。这套流量生产机制,一如造梗游戏一样,仅是一种建立在无意义情绪基础上的流量民粹主义。

毕竟,应对民粹主义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不给注意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